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07-12 14:41:56]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353
摘要: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 《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     《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     预习检测:
    1.       正音练习。
    数罟(gu)洿池(wu)鱼鳖(bie)河豚(tun)狗彘(zhi)庠序(xiang)孝悌(ti)饿莩(piao)
    2.       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     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www.89xue.com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  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  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  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夸大
    4.         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     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