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圈游戏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引入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教材从第一单元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数感。本课通过有关估算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渗透估算意识,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估算。
在探索和掌握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中,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计算以及100以内的加法运算,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借助原有的学习经验来独立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同时,借助课堂中开展的套圈比赛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不可避免的个性差异,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和提高性的数学问题,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初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套圈游戏的课件 各种标有数字的玩具及圈 统计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5分钟)
导言: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淘气和笑笑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
(出示课件:淘气和笑笑玩套圈游戏及情况统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30
23
42
笑笑
28
25
35
师提问:观察套圈过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提出任务:你们估计谁会赢?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估计的方法:
生1:我估计淘气赢。因为第一次淘气比笑笑得分多,第二次淘气比笑笑得分少,第三次淘气又比笑笑得分多,他两次都比笑笑得分多,所以他赢。
生2:淘气第一次比笑笑多2分,第二次比笑笑少2分,这样,前两次比赛他们就一样多了,关键看最后一次,淘气得分多,所以淘气赢了。
师:谁愿意再说说这种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点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能认真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别人发言的精彩和关键之处。)
(二)探究与体验 (15分钟)
师提问:同学们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估算的方法很快就能判断出淘气赢,很好!那除估算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生:计算。
师:要计算淘气三次共得多少分,怎样列式解决?
生:30+23+42=
师讲授:像这样的三个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的计算,我们称它为连加计算。
提出任务:你们打算怎么算?
生1:30+20+40=90 3+2=5 90+5=95
生2:30+23=53 53+42=95
生3:我把42看成40,30+23+40=93 再加上2等于95。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很不错,想一想:对于三个100以内的数连加,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呢?
生:竖式计算。
(点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设计,使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从而自然过渡到竖式计算。)
师组织合作学习: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淘气三次共得多少分?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学生先独立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不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