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比多少教学设计5» 正文

比多少教学设计5

[08-23 05:24:31]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197
摘要:一、教材内容分析 比多少是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的同时,还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材还渗透了学生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经历解决问题。
比多少教学设计5,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一、教材内容分析
比多少是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的同时,还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材还渗透了学生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着力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五、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 
小树卡片、八张绿色卡纸、小棍、投影仪
 
教学支持资源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情景导入:将学生分成八组让学生在绿色卡纸上用小数卡片上植树,各组进行比赛,评选“优秀植树小组。”
教学活动2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投影:植树活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有趣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有用的数学问题呢?(1)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2)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3)挂牌的和浇花的一共有多少人?(4)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解决问题1】先来解决“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这个问题。同学们,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那些信息呢?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呢?该如何计算呢?(用课件出示这三个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全班研讨将优秀的解决方法进行板书,给予表扬(设计意图:主动猜测,多种算法。在教学口算25+3=?时,提供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
【小练习】a、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21+8=------           4+53=------
b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解决问题2】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组内交流讨论
【小练习】a、小朋友请看屏幕,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45+30=----   10+36=-----
 b、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设计意图:验证猜想,探究算法。通过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自主的选择最优的口算的方法。)
教学活动3 三、课堂练习: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这里有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看一看这节,课谁学的最棒! (1)、学校要给一些小树挂牌,现在已经做好了23个牌子,还有5个没有做好,你能知道我们一共要给多少棵小树挂牌子吗? (2)、如果我们大家要去植树,男同学有18人,女同学有20人,如果一人栽一棵树,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要挖38个坑,男同学已经挖了26个坑,女同学挖了10个坑,我们挖的坑够不够?
2、游戏:找树叶。 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做个游戏:“找树叶”。 小组活动:大树的四个枝上写上不同的得数,树叶上写算式,让学生找一找:看看每片叶子应该长在这棵大树的哪个枝上? 
教学活动4 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可真了不起,每一个小组都种了这么多的树,表现太棒了!不但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题,而且还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1] [2]  下一页


Tag: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减法的初步认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