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新的我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
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放进各自的袋子里,教师收集存放。
(四)活动小结――升华
师:同学们都为自己照了一张相,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对新学期的希望。
生1:希望我越长越高。
生2:希望我成绩越来越好。
生3:我希望改掉坏毛病。
……
师: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做到。我对同学们有信心,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生:有!
师:今天课就到这里,让我们用行动说话吧!
〖教学反思〗
相互尊重是一切互动成功的基础,对成年人是如此,对年幼的学生也应该如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与表面上,还应该真正从内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力与自由,尊重学生发展的潜力与信心。只有如此,才能消除年龄的隔阂,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本次活动我就本着这种观念进行组织,我感觉本次活动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活动对学生的促进是实实在在的,贯穿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教改理念。
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开放性仍有局限,对学生的活动场所、时间、形式都有不同程度地束缚,在今后活动中,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加借鉴,逐步完善。
〖点评〗
点评一
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本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认识和感悟出发,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的反思与自我评价,激发他们对新学期积极向上的展望。这个主题活动设计了“过去的我――回顾”,“闪光的我――展示”,“理想的我――期望”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过去的我――回顾”这个教学片断中,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教师启发他们用灵巧的嘴巴,自主汇报在过去的一学期里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并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得到奖赏后的体验,为了把活动引向深入还设计了一个连环套。“闪光的我――展示”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不光要说得好,还要做得好。学生经过表演、讲故事、折纸等活动展示自我,自由自在地、得心应手地在活动中体验、探究,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快乐,发展了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是一个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是一个营造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发展的人。而这一切正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不错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缺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如对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同学,如何激励他参与活动分享快乐,如何让其他同学帮助他共同参与活动。教育要真正面向每一个儿童的方方面面,还需要罗老师及学校所有教师共同努力。
点评二
教师能够从引发学生表现上学期闪光点入手,启发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为设计新学期的计划做好了心理和思想准备。教师还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新学期的打算,并为自己设计奖励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倾听的情况,并及时予以鼓励,教师的教育意识很强。
但是,活动也存在许多值得深入思考和实践的地方。例如,学生热烈地讲述自己上学期的闪光的事例,教师是否应引导学生对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同学们的进步主要在学习、生活、身体保健等方面……”如果这样做了,学生在设计自己新学期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从不同的方面思考,而不是没有针对性、为迎合教师而随意说。再如,教师只是唤起学生对自己进步方面的表达和交流,而没有启发学生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不足。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点,更要认识自己的缺点。案例中,有学生说到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教师并没有深究:有什么毛病?怎样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即使知道自己有缺点,更需要的是改正的方法,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想办法,教师也可以给他们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