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我懂事了1-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 正文

我懂事了1-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

[07-17 20:37:35]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阅读:9111
摘要:2.学生现场采访家长。生:您工作那么忙,还要照顾孩子,累不累?生:您觉得工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生:如果您的孩子调皮,您会怎样?(三)交流活动――“夸夸自己的父母”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介绍自己父母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尊重父母的劳动,为父母的工作而自豪的情感。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对父母的工作流露出贵贱之分的错误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帮助他们认识到,人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有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学生关注自己的工作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为家庭做着贡献。(四)知节日、知典故、知传统使学生对父母的亲情上升为理性的爱。1.了解母亲。
我懂事了1-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标签: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2.学生现场采访家长。
  生:您工作那么忙,还要照顾孩子,累不累?
  生:您觉得工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生:如果您的孩子调皮,您会怎样?

  (三)交流活动――“夸夸自己的父母”
  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介绍自己父母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尊重父母的劳动,为父母的工作而自豪的情感。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对父母的工作流露出贵贱之分的错误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帮助他们认识到,人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有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学生关注自己的工作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为家庭做着贡献。

  (四)知节日、知典故、知传统
  使学生对父母的亲情上升为理性的爱。
  1.了解母亲节、父亲节的由来。
  2.由己及人,交流古今中外父母关爱子女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所有的父母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在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3.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的时候,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4.组织学生齐诵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的古诗《游子吟》,引导他们认识到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提问学生《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句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回报父母。)

  (五)讨论与行动
  1.学生讨论和发表。
  师: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生:打酱油。
  生:拖地。
  生:收拾房间。
  ……
  让学生议一议:
  (1)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父母有什么样的反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做这些事就是懂事的表现。)
  (2)还有哪些事情可以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和克服坏习惯也是懂事的表现。)
  (3)哪些事情我们已经做了?


不错哦   (4)哪些事情我们还没有做好?
  2.设计一周行动计划表。
  教师说明要求:
  ★一定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经常需要做的日常家务劳动,而且一旦列入了计划,就应坚持下去,不能只是“三分钟热情”。
  ★直到现在为止,还是爸爸、妈妈在做的日常简单家务劳动。
  ★内容不要过多,一两项即可,最好不要超过三项。

  (六)信息反馈,情感交流,真情互动
  1.展示学生的行动计划,并请家长做出评价。
  2.现场采访家长。
  看了孩子们的计划,您有什么感想?您对孩子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家长们纷纷表示很受感动,觉得如果孩子能像计划中的那样做,会觉得孩子太乖了、太懂事了,会更加爱孩子的,并希望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
  3.学生讨论。
  请学生谈一谈对家长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学生纷纷表示,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对他们的劳动说“不”;希望爸爸、妈妈在他们没有按照计划做的时候提醒他们。)
  4.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对家长工作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父母工作的艰辛,从而更加体谅父母,关爱父母,表示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这说明你们都长大了,懂事了。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对爸爸、妈妈的付出一定会有所回报,如果那样的话,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更爱你们,你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加温暖、更加幸福。
  5.布置作业。
  (1)按照行动计划表去做。
  (2)以日记的形式写出行动后父母的反应及自己内心的体验。

〖反思〗

  学生在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基础上,理解了父母工作的辛劳,产生了尊重、爱戴父母的情感,从而有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最终会或多或少地将自理自立、分担家务、勤奋学习、克服坏习惯等落实在行动上。懂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经验、经历的增加,对懂事的理解程度理应不断地加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明白自己对爸爸、妈妈爱的回报,会使父母更爱自己,家庭会变得更加温暖和幸福。
  注重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目标之一,而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我布置学生对父母的工作进行了调查,使他们在学习之前就加深了对父母的了解。平时不经意的一些事情成了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为学生确立对待父母的正确情感态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本课题的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更方便、更近距离地与家长交流,使课堂教学环境中家庭生活的温馨和亲情气氛更加浓郁,由家长对学生制定的计划做出的评价,使学生更感亲切。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教科书所提供的全新范例,课堂教学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体会到,教学中切实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形成,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评析〗

  本课题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切入,将“懂事”设计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由出于本能地热爱父母,转变为理性地、主动地关爱父母,由学生只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一个侧面,扩展到了解父母在工作中、社会上的多个方面;由只热爱自己的父母,到关爱所有的父母,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断上升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爱父母应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应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父母,使学生具有了参与的成就感。本节课的教学在结合传统教育的同时,将视野拓展到世界范围,使学生将自己对父母的爱升华到热爱所有的父母这一更高的境界。


上一页  [1] [2] 


Tag: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