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全课概述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消费入手,让学生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消费及其类型;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理解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收集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影响消费的因素”;引导学生发掘不同消费类型的差别;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图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结构
三、教学难点:
贷款消费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五、教具准备:练习卡。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房价导入(房子的价格,楼盘的位置,开发商的宣传效果)
二、教学新课: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教学:把学生分成A、B两组,设置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问题1:(A组)假设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每月的家庭收入是800元,你怎么分配各项家庭支出?请设计出分配具体的方案。
(B组)假设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每月的家庭收入是2000元,你怎么分配各项家庭支出?请设计出分配具体的方案。
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出方案后,每组一个同学发言,把他的设计方案告诉所有同学,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例如: A组 B组
1000元 2000元
食物:500元 食物:600元
衣服:100元 衣服:200元
水电煤气:100元 水电煤气:100元
教育费(请家教、买书):30元 教育费(请家教、买书):100元存:270元 旅游:400 保姆:500元
存:100元
问:两组的消费一样吗?(不一样,B组消费水平高一些。)为什么?(收入不一样。)
结论:当前的收入影响消费水平。
问题2:现在A、B组家庭收入不变,但从下个月起,A组家庭父母涨工资,月收入将为2000元,而B组同学父母有一个下岗,家庭收入变为800元。问:你本月的支出计划会怎样改变?学生发言,教师记录。
例如: A组 B组
1000元 2000元
食物:600元 食物:600元
衣服:200元 衣服:100元
水电煤气:100元 水电煤气:100元
教育费(请家教、买书):30元 教育费(请家教、买书):50元
存:70元 娱乐:100 存:1050元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记录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