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
二、正文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学生活动:“忆一忆” 文化是如何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正确的态度+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培育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形成新的文化。)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Why: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活动:听三首不同时代的歌曲,结合教材,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南泥湾》反映的是战后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实践活动,《年轻的朋友》反映的是80年代的幸福生活,《走进新时代》则反映的是当今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P49的材料或是举出一个身边的文化事例,分析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例如:南京的老吆喝、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有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从现实生活来看,水手摇橹和拉纤,建筑工人打夯,码头工人搬运,都可以听到集体的、个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声,音调和谐而有节奏。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例如:反映新时代实践内容的影片(反贪、反黑、爱国等);旧中国社会实践是闭塞的自然经济,其文化需要层次也低,所以文化发展也是比较闭塞如:唱戏(都是地方戏种);今天的社会生活是开发的,所以文化必须开发、多元化发展。如音乐的多元化与渗透。
(2)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不错哦
例如:传统的戏曲反映的都是哀婉的爱情、悲壮的沙场等,今天人们的实践多样,文化资源丰富如网络文化、恶搞、改革开放、反黑、反贪、校园文化等。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P-1/49—50,归纳教材中怎样论述了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