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
1.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What: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例如:中国的教育正在吸收西方的教育精髓(素质、过程)
2.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1)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例如:鼓励文化的交流如中法、中俄文化的交流;西方的泡(酒、奶)吧文化
(2)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
例如:求同存异地发展文化交流,尊重差异如饮食文化的差异、交往中的礼仪文化差异(握手、拥抱、鞠躬等);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合作中竞争如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例如:中国的教育发展不能“全盘西化”完全的宽进严出的入学和素质教育,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扩展太快带来的就业压力、黑户大学生就多。
(四)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批判继承与超越创新(继承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守旧主义”──拒绝接受新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危害
例如:
2.把握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不错哦
──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封闭主义”──拒绝外来文化
“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危害
例如:
3.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