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海陆的变迁教案» 正文

海陆的变迁教案

[07-17 23:11:49]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9839
摘要:www.89xue.com 7.组织讨论 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观察,用课本当作板块,分成学习小组边演示,边讨论,作出解释。 8.演示分析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边演示印证,边分析说明。 (1)电脑展示课本P38图"东非大裂谷"。指图说明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背),使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于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红海也就在不断地扩张。 (2)电脑动画演示课本P38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红海从裂谷到海洋乃至继续扩张成为将来新的大洋的过程: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
海陆的变迁教案,标签: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7.组织讨论  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观察,用课本当作板块,分成学习小组边演示,边讨论,作出解释。
    8.演示分析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边演示印证,边分析说明。
    (1)电脑展示课本P38图"东非大裂谷"。指图说明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背),使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于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红海也就在不断地扩张。
    (2)电脑动画演示课本P38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红海从裂谷到海洋乃至继续扩张成为将来新的大洋的过程: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
    (3)电脑展示课本P39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指图说明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对),使地壳板块发生挤压,欧洲或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因而地中海也就在不断地缩小,将会慢慢消失。
    9.提出问题  在上节课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至今,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10.读图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共同分析,作出解释。
    (1)指导学生从"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图上观察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的推挤方向(相对)。
    (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40图2.24"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并结合上节课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演示,按AD的顺序认识喜马拉雅山从海洋到高山的整个过程。
    (3)让学生观察"根据卫星照片制成的喜马拉雅山电子影像图",同"世界地形图"加以对照。并指导学生推挤课本,体会珠穆朗玛峰还在继续长高。
    11.归纳板书  通过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之中。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当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会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总之,板块的运动,使地球表层像个有"生命"的东西,在漫长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形成了今天世界面貌。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并鼓励大家发奋学习,去发现探索地球的奥秘。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做一个小实验,把一个有裂缝的鸡蛋煮熟,观察出现什么现象。通过这个实验,体会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美国科学家根据观测资料,已经绘制出八百万年以后世界海陆分布图:巴拿马将消失在波涛中,佛罗里达半岛将和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相连,格陵兰岛将远远离去。里海被填平,波斯湾变成大高原,非洲大裂谷变成新的海洋。花彩列岛将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新的雄伟山脉。试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描述和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绘制一幅800万年后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如下图)。


上一页  [1] [2] [3] [4] 


Tag: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