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设计
[07-17 23:39:38]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887次
摘要: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介绍。 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实验、推理想象—假说—进一步验证完善。 开始学习模型建构的方法。 假说是怎样提出的。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设计,标签: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介绍。
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实验、推理想象—假说—进一步验证完善。
开始学习模型建构的方法。
假说是怎样提出的。
(2)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实验四:1959年,J.D.Robertsen根据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单位膜结构模型。
问题①:单位膜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题②:单位膜结构有什么缺陷?
问题③:有哪些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
展示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后拍摄的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
洋葱表皮细胞渗透作用失水图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一生物教学设计,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
上一篇: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