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高一生物教学设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构想» 正文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构想

[07-17 23:39:44]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223
摘要:1 教材分析1.1 内容和地位“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之第二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的提出实验假设,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历程,切身感受科。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构想,标签: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1 教材分析

1.1 内容和地位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之第二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的提出实验假设,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历程,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从而渗透探索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教育。

1.2 教学重点

①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学情分析

2.1 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3 课程三维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①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②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③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3.2 过程与方法

①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② 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② 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③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4 教学策路

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三维目标。本节课采用“引导—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观察分析、对比归纳、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在体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上给学生以动态的感觉,轻松地讲授本节的两大知识板块。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生物教学设计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