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高一生物教学设计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教学设计» 正文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教学设计

[07-17 23:40:21]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783
摘要: 黄石公园热泉 海底火山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实验室筛选SARS菌株 1、学生讨论为什么Taq细菌能从热泉中筛选出来吗? 。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教学设计,标签: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黄石公园热泉              海底火山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实验室筛选SARS菌株 1、学生讨论为什么Taq细菌能从热泉中筛选出来吗?                       2、学生阅读课本P22侧边栏关于本课题使用的培养基成分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什么物质。                   3、学生讨论培养基如何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4、学生观看教师展示的多媒体图片。 通过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迁移思维。                                         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统计菌落数目                 1、直接计数法:最常用的显微镜直接计数   2、间接计数法:最常用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   C: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   M:稀释倍数 1、学生举例血球计数板属于直接计数法。   2、学生讨论并区别: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用来计数的,而平板划线法是用来纯化的。 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3、设置对照                         1、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满足该条件的称为对照组,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实验组。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实例:在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筛选与统计菌落数目的实验时,A同学筛选出约150个菌落,但其他同学只选择出约50个菌落,分析其原因。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相同土样进行实验;   方案二: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小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并根据自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设计                                                     1、教师讲解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流程示意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生物教学设计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