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动》教学设计
[07-17 23:45: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300次
摘要:,总结反馈 问题思考,巩固提升 思考: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针对种群数量的变化,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吗? 布置自学等作业,自选完成。 巩固与提升: 1.曲线斜率的生物学含义是什么?变化规律呢? 2. S型增长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
《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动》教学设计,标签: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总结反馈 问题思考,巩固提升 思考: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针对种群数量的变化,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吗? 布置自学等作业,自选完成。 巩固与提升: 1.曲线斜率的生物学含义是什么?变化规律呢? 2. S型增长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时,增长速率最大。 3.请构建时间与种群增长速率的数学模型。 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 种群数量除了增长,还有别的情况吗?如何保护濒危物种? 通过分层次的巩固提升练习,突出重点,加深记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了分层次练习,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地完成作业,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使作业的完成不流于形式。
不错哦 十、板书设计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方法:
理想条件下:
Nn=N02n
二、理想条件下,自然种群的增长规律:
Nt=N0λt
三、有限条件下
十一、教学反思
1.对实验的改进。课本中关于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要求历时一周,时间长,学生观察不便,教学中师生对本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营养液的配置、菌种的使用、以及它们所添加的量上均做了改动,现实验在一天时间内即可完成。引导学生在改进实验的过程中,对教师实验素养也是一个提高。实验改进方案如下:
实验步骤:
(1)灭菌。将试管、烧杯等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
(2)配置培养液。分别配置10/1000、20/1000、40/1000的培养基,以10/1000为例,每10 g的葡萄糖配1000ml的无菌水。设置浓度梯度,每梯度设等量4份,共12份。
(3)接种:分别将0.05g酵母细胞接种到具有浓度梯度的12份等体积的培养基溶液中,接种时应在酒精灯附近接种。
(4)分装:在12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的酵母细胞培养液,并贴上标签。
(5)封装:在试管口塞棉花封口,放入恒温箱(280C)培养。
(6)观察:每隔一小时,取出一组A、B、C试管,取适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用显微镜观察,计数,记录。
实验结果:
,总结反馈 问题思考,巩固提升 思考: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针对种群数量的变化,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吗? 布置自学等作业,自选完成。 巩固与提升: 1.曲线斜率的生物学含义是什么?变化规律呢? 2. S型增长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时,增长速率最大。 3.请构建时间与种群增长速率的数学模型。 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 种群数量除了增长,还有别的情况吗?如何保护濒危物种? 通过分层次的巩固提升练习,突出重点,加深记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了分层次练习,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地完成作业,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使作业的完成不流于形式。
不错哦 十、板书设计



Tag:高二生物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