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收发邮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上网收发邮件》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第四节内容分为两部分:上网申请免费邮件信箱和收发电子邮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申请电子邮件信箱的基础上安排的新授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实用性很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
本课的教学重点:撰写、发送电子邮件。
二、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有越来越多的电脑用户开始加入Internet的大家庭中。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等种种因素,拥有电脑的家庭是少之又少,就更谈不上上网的概念了。虽然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申请电子邮件信箱的方法,但是大多数学生仍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不了解电子邮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缺乏应用的基础,他们都渴望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与操作,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电子邮件,并培养学生遵守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2.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帮助信息,大胆探索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
5.培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实时演示和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渗透着对学生的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的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子教室、网络教室及相关的教具。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旧知
演示课件,提出问题:电子邮件的优点有哪些?
学生积极作答
1.师生相互交流电子邮箱
2.复习邮件地址的结构与命名规则
积极地与老师交流电子邮箱地址
电子邮件与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对电子邮件及其用途有清晰的认识,为本课教学内容作铺垫.强烈的实践愿望,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引入新知
问:大家想不想发邮件与其他同学或“高手”交流?
提示学生:发邮件须经对方同意,乱发邮件是一种礼貌、不规范的行为。
出示自己的邮箱:
gnwdzx@sohu.com
说明:让学生发一封邮件到老师的邮箱,也可发一封邮件给自己,看是否成功。
学生登陆自己的邮箱尝试发送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