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苏教版第10册音乐教案» 正文

苏教版第10册音乐教案

[05-18 18:37:39]   来源:http://www.89xue.com  小学音乐教案   阅读:90
摘要:其中发生了变化,你又感受到什么?4、 跟录音学唱歌曲。三、听《故乡的亲人》1、 感受乐曲情绪。师:现在我们从日本在飞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听那里的人们正唱着他们的州歌来欢迎我们呢!(听全曲) 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故乡的亲人》,由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写于1851年,那么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我们来轻轻跟着哼一哼。2、感受演唱形式和音色师:那么是通过怎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的?其中有一段是男声领唱,你觉得怎样?如果用女声来领唱,效果怎样?看来设计演唱的形式也得巧安排。四、总结下课 第八课教学内容(一) 唱《天地之间的歌》(二) 做 唱唱旋律 完成旋律(三) 听 彼得与狼教学目标:(一) 。
苏教版第10册音乐教案,标签:小学音乐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其中发生了变化,你又感受到什么?
4、  跟录音学唱歌曲。
三、听《故乡的亲人》
1、  感受乐曲情绪。
师:现在我们从日本在飞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听那里的人们正唱着他们的州歌来欢迎我们呢!(听全曲)
    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故乡的亲人》,由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写于1851年,那么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我们来轻轻跟着哼一哼。
2、感受演唱形式和音色
师:那么是通过怎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的?其中有一段是男声领唱,你觉得怎样?如果用女声来领唱,效果怎样?看来设计演唱的形式也得巧安排。
四、总结下课
 
 
 
 
 
 
第八课
教学内容
(一)   唱《天地之间的歌》
(二)   做 唱唱旋律  完成旋律
(三)   听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天地之间的歌》,激发学生对探索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相互协作,配合默契。
(二)   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6/8拍的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三)   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
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我们就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说起吧。(自由交流)
二、学唱歌曲
1、  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从这样一首《天地之间的歌》,你感受到什么呢?
2、模唱“啦”的旋律
3、跟磁带学唱
4、解决难点
(1)切分节奏(口念——拍手——词——跟唱旋律)
(2)二声部合唱
5、完整的演唱歌曲
 (看指挥演唱——分角色演唱)
三、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唱唱旋律
1、听《往事难忘》
师:(弹奏)熟悉这样的旋律吗?是歌曲《往事难忘》,这样的旋律来自英国作曲家贝利的《很久以前》。
2、模唱
师:我们跟着来轻轻唱一唱,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将相同的旋律编号。
    当唱到(1)(3)时,轻轻的拍手用 X  X  X  X ||伴奏;
唱到(2)时,用 X  —  X  X  ||伴奏;唱到(4)时,用 X  —  X  —  ||伴奏。而第二声部都是 1 7 6 5 </P< p>
3、二声部合唱
二、完成旋律。
师:《很久以前》中有很多的旋律是重复的,我们在创编旋律的时候也可以用。
1、  分析
师:那么还有个条件,我们得看看要求创编的这一旋律是几拍子的。看(出示),那么6/8拍的含义是?
2、  创编
师:那么,你能听出,我弹奏的是哪一节奏吗?
6/8   X X X  X X X  |  X .    X  .   ||
6/8   X X X  X X X  |  X  X  X  .   ||
现在我们先来唱一唱第一条旋律。(跟琴模唱)
那么,下面的那条节奏就让你们来创编了,让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旋律。
3、  交流演唱评价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听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并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区、以及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和不同的音乐节奏,感受其表现的音乐形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小学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