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11册音乐教案
[05-18 18:37:41] 来源:http://www.89xue.com 小学音乐教案 阅读:90次
摘要:《我爱米兰》(第一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唱:《我爱米兰》 二、 教学目的 学习深情、富有表情的歌唱,二部合唱和谐,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三、 分析及重点、难点 《我爱米兰》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用主副歌形式写成,主歌是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以较平稳的音调赞颂了老师窗前的米兰花默默向人间播洒花香,用青春装点祖国的高尚品质。副歌部分从“啊,米兰”处开始,逐渐推向高潮。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歌词的写作笔锋一转,使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借米兰来赞颂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
苏教版第11册音乐教案,标签:小学音乐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我爱米兰》(第一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唱:《我爱米兰》
二、 教学目的
学习深情、富有表情的歌唱,二部合唱和谐,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三、 分析及重点、难点
《我爱米兰》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用主副歌形式写成,主歌是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以较平稳的音调赞颂了老师窗前的米兰花默默向人间播洒花香,用青春装点祖国的高尚品质。副歌部分从“啊,米兰”处开始,逐渐推向高潮。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歌词的写作笔锋一转,使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借米兰来赞颂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敬爱和衷心的感激之情,听来感人肺腑。加上合唱的低声部,使歌曲更加丰满动听。
重点:二部合唱。
难点:二部合唱。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师:9月10日是什么节?
答:教师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一首尊师重教的歌曲《我爱米兰》
3. 新授:
(1) 复习C大调音符,告诉学生“do”是可以流动的,“do”的位置改变了,其他音的位置也会相应改变。
(2) 老师和学生一起给小音符“搬家”,并结合歌曲的旋律,练唱几句G调记谱的旋律。
(3) 学习歌谱:(第一声部)
采用视唱与听唱、老师唱谱,学生找旋律的方法学习歌谱。(注意: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有附点,第二乐句没有附点)
学习歌谱:(第二声部)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多听、多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
(4) 学习歌词:
跟琴哼唱。
听录音范唱。
有感情地演唱。
后半段如“啊,米兰”、“我爱,老师”等处要唱得较连贯、激动,充满感情,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变化。
两声部演唱和谐。
4.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米兰》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请大家课后练好歌曲,在9月10日这天全体起立,向你们的任课老师深情地唱起《我爱米兰》,观察你们的老师收到这份新颖而有意义的礼物时,脸上会出现何种表情。
5. 结束下课。
《我爱米兰》(第二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二、 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欣赏,了解叙事歌曲及三部曲式的特点,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三、 重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叙事歌曲的特点。
难点:感受歌曲各段所表现的不同意境。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我们同学们和爸爸、妈妈是相差一个时代的,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的人。那么,有没有谁听爸爸、妈妈讲过过去的事情?
答:有!(没有)
师:请个别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 新授:
(1)出示录音机,听赏音乐一遍。
思考:这首歌可以分几个部分?
答:三个部分。
问:这三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吗?
答: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差不多。
(2)老师介绍作品: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仇希贤曲。发表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感情深切真挚。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我爱米兰》(第一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唱:《我爱米兰》
二、 教学目的
学习深情、富有表情的歌唱,二部合唱和谐,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三、 分析及重点、难点
《我爱米兰》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用主副歌形式写成,主歌是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以较平稳的音调赞颂了老师窗前的米兰花默默向人间播洒花香,用青春装点祖国的高尚品质。副歌部分从“啊,米兰”处开始,逐渐推向高潮。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歌词的写作笔锋一转,使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借米兰来赞颂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敬爱和衷心的感激之情,听来感人肺腑。加上合唱的低声部,使歌曲更加丰满动听。
重点:二部合唱。
难点:二部合唱。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师:9月10日是什么节?
答:教师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一首尊师重教的歌曲《我爱米兰》
3. 新授:
(1) 复习C大调音符,告诉学生“do”是可以流动的,“do”的位置改变了,其他音的位置也会相应改变。
(2) 老师和学生一起给小音符“搬家”,并结合歌曲的旋律,练唱几句G调记谱的旋律。
(3) 学习歌谱:(第一声部)
采用视唱与听唱、老师唱谱,学生找旋律的方法学习歌谱。(注意: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有附点,第二乐句没有附点)
学习歌谱:(第二声部)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多听、多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
(4) 学习歌词:
跟琴哼唱。
听录音范唱。
有感情地演唱。
后半段如“啊,米兰”、“我爱,老师”等处要唱得较连贯、激动,充满感情,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变化。
两声部演唱和谐。
4.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米兰》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请大家课后练好歌曲,在9月10日这天全体起立,向你们的任课老师深情地唱起《我爱米兰》,观察你们的老师收到这份新颖而有意义的礼物时,脸上会出现何种表情。
5. 结束下课。
《我爱米兰》(第二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二、 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欣赏,了解叙事歌曲及三部曲式的特点,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三、 重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叙事歌曲的特点。
难点:感受歌曲各段所表现的不同意境。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我们同学们和爸爸、妈妈是相差一个时代的,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的人。那么,有没有谁听爸爸、妈妈讲过过去的事情?
答:有!(没有)
师:请个别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 新授:
(1)出示录音机,听赏音乐一遍。
思考:这首歌可以分几个部分?
答:三个部分。
问:这三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吗?
答: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差不多。
(2)老师介绍作品: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仇希贤曲。发表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感情深切真挚。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小学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
上一篇:苏教版第10册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