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第六册十九课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正文

第六册十九课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05-13 23:51:19]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90
摘要: 三、正课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最后一节。概括说说这里主要写了哪两个场面。明确如下: 本部分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是回乡的汽车上,记者对张春花、村长、李望水的采访。二是回到水泉小学,村民们围观捐赠仪式的场面。 2.提问:记者对张春花、村长、李望水的采访,对话中交代了哪些情节?有何作用? 讨论并归纳:记者与张老师的对话中交代了张老师寻找学生李望水的事情在城里引起的强烈反响,领导和群众纷纷捐钱捐物,这既解释了汽车里书籍、教具的来历。又为后文的捐赠仪式作铺垫。又通过记者与村长的对话,交代了学校对所捐钱物的分配安排。最后又通过记者与李望水的对话,表达了失学孩子想家、想上学的心情和学校无力解决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
第六册十九课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标签: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三、正课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最后一节。概括说说这里主要写了哪两个场面。明确如下:

  本部分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是回乡的汽车上,记者对张春花、村长、李望水的采访。二是回到水泉小学,村民们围观捐赠仪式的场面。

  2.提问:记者对张春花、村长、李望水的采访,对话中交代了哪些情节?有何作用?

  讨论并归纳:记者与张老师的对话中交代了张老师寻找学生李望水的事情在城里引起的强烈反响,领导和群众纷纷捐钱捐物,这既解释了汽车里书籍、教具的来历。又为后文的捐赠仪式作铺垫。又通过记者与村长的对话,交代了学校对所捐钱物的分配安排。最后又通过记者与李望水的对话,表达了失学孩子想家、想上学的心情和学校无力解决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孩子的同情和对失学问题的深深思索。

  3.提问:儿童失学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上一页  [1] [2] [3] 


Tag: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