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毛泽东 教案
四、阅读拓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少年毛泽东读的这些书,你听说
过吗?你想读吗?
简介《岳飞简历》、《三国演义》、《水浒
传》。
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一步了解这些书
的内容,并深刻理解它们对少年毛泽东
影响的原因。
五、本课小结
本课时运用三个游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文中重点词语并理解词义。温故知新,结合《鲁迅自传》进一步学习传记特点。了解少年毛泽东对书的渴望及他所喜爱的书对他成长的影响。通过辐射阅读材料,熟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并积累课外知识。
六、板书设计参考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埃德加·斯诺
阅读大量书籍
《精忠传》《三国演义》 启蒙
《水浒传》 教育
《西游记》《盛世危言》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常规训练 1.巩固练习
2.诱思导学 2.精心探究
一、旧知新学(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运用以下词语造句(卡片出示词语):
慷慨接济’把柄耸听青黄不接
怒不可遏
造句。学生的造句语言通顺即可,有创
意的造句要适时提出表扬。
二、诱思导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提取课文的有效信息,体会
身边人物对毛泽东的影响。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投影出
示)
①少年毛泽东从小生活在什么样
的环境中?
②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影响毛泽
东成长的人物?由这些人物写到
了毛泽东的哪些经历?
2.分析人物性格,提问:
(1)父亲的粮食被扣,“我”为什么
不同情他? t
1.看所示问题后,学生搜索阅读有关内
容,思考回答,也可以小组讨论,相互补
充。
①课文1.3段是对他家庭情况的概
述。
②人物:父亲、老师、母亲、表兄。经
历:少年毛泽东十岁的时候,反对老师
打学生的抗议行动取得了效果;十三
岁的时候,公开反抗父亲的专制,保卫
自己的权利取得了胜利;在学堂里和
家里如饥似渴地读书;不喜欢读经书,
同情造反的饥民,钦佩激进派教师;十
六岁时去新式学堂读书,学到自然科
学和西学的新学科。
2.读句子细体会,联系背景,聚焦人物性格。
(1)表现出毛泽东的正直及父亲的为富
不仁。
(2)“我”为什么钦佩那个“激进派”
教师,赞成他的主张?
(3)“我”为什么不愿到米店去当学
徒,而不顾父亲反对到湘乡县的一
‘所新学堂去读书?表现了“我”的
什么思想?
3.理解关键语句。出示下列语句,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
些句子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①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
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
②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
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
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