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
(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
(作者在课文的最后明白的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迪”,用的文字较多,不是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呈现的,现在要求学生用格言警句来概括,可以顺着作者的话去说,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另作概括,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然后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让学生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4.拓展延伸
将课文与下面的短文比较一下,想一想:同是写地下森林,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描写和说明有说明不同?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胡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这里是一座死火山,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得狭长地带上共有10个。他们得直径在400只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
火山口底比较平坦,里面暗藏着火山溶洞。溶洞内气温反常,酷热有薄冰,严冬有清泉。
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芩、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
地下森林中有许多动物,鸟、蛇、兔、鼠等小动物穿行于树林草丛中,马鹿、野猪、黑熊等大动物也时隐时现,连罕见的国家保护动物青羊也经常出没其间。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文学作品和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课文充分应用想象,描写了几万年之前和几万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大都的作者的猜想,未必有事实依据,而且语言充满激情,应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显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而本题所附的短文则是平实地写来,不带感情色彩,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陈述句、判断句。)
教师总结:本文虽是咏物的,但是它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我们可以把这里所述写的物当人来读、来理解。所以读这篇散文时,你会惋惜、你会不平、你会激动、你会亢奋、你会敬佩、你会赞叹!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背景音乐:郑智化的《水手》徐徐响起。
板书:
地下森林断想
坚忍顽强
沉着谦逊
乐观豪迈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