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公输》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 正文

《公输》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

[05-09 04:19:55]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653
摘要:教学目的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3.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诵读应作为学日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做到读熟读懂。)2.质疑法。(解说: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自学的能力。)3讨论法。(解说: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积极参与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
《公输》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的
   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解说:诵读应作为学日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做到读熟读懂。)
   2.质疑法。
    (解说: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自学的能力。)3讨论法。
    (解说: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积极参与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合情合理的结论。)4.练习法。
    (解说:傅全文重要知识点设计成不同形式的习题,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媒体设计
   1、利用录音机,将范读磁带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2、利用投影仪,将预先准备的习题或问题显示出来,提供给学生练习或思考。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板书:“公输’).(解说:连续提问,唤起学生对有关战争信息的回忆和思考,转而引导学生思维在奔课文主题,诱发学习兴趣。)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
     一边播放范读磁带,一边挂出提前准备好的上面有下列语句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意(句后括号中的内容供参考)。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于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
     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予合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美。”(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_引导学生进行一番探讨之后,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纠正,力求该准。
     (解说: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甚至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
   (2)内容与形式总理。
    通过朗读、揣摩、思考,同学们已经大致明白了文章的意思。此时,教师可一边提问,一边组织讨论,一边提示、点拨。
    问题①: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墨子和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来国。
    问题②: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
    讨论、明确并形成如下板书。
    (板书图)(解说: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 [2] [3] [4]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