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5-人教必修一» 正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5-人教必修一

[01-26 03:18:58]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428
摘要:(出示有关刘和珍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播放有关“三一八”的历史纪录片) 三、研习课文 1.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技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下面我们不妨 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贵的品质。 师生讨论后小结: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 虑及母校前程,黯然至于泣下; 向执政府请愿,欣然前往。 点关键:抓住文中的“毅。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5-人教必修一,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出示有关刘和珍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播放有关“三一八”的历史纪录片)

三、研习课文

    1.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技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下面我们不妨 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贵的品质。

    师生讨论后小结: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

         虑及母校前程,黯然至于泣下;

         向执政府请愿,欣然前往。

    点关键:抓住文中的“毅然”、“黯然”、“欣然”及多次出现“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刘和珍是一个善良、温和、追求真理、富有责任感和爱国热情的青年。

    2.下面我们再来探寻一下刘和珍是怎样遇难的?也就是她是如何被毁灭的?

    根据四、五部分讨论小结:

         欣然前往请愿、中弹、无端喋血、未便死;

         同行的张静淑、杨德群想扶起她,均中弹、立仆;

         刘和珍还能坐起来,但头胸被猛击两棍,牺牲。

    (解说:将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和“被毁灭的过程”一同展示给学生,意在于努力将学生引入当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动,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有了情感的沟通,再去探寻作者的思路,相对容易些。) 


www.89xue.com
     3.创设情境:假如为纪念刘和珍,由在座的同学来为烈士塑像,你有什么设想?

    (解说:设计这道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走近刘和珍,同时也发挥想象能力,锻炼思维能力。讨论时可引导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 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讨论忌不着边际、离题万里,应忠于课本,体现神韵。)

     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4.以上我们围绕着刘和珍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探讨,涉及到课文第一、三、四部分,下面我们来探寻一下全文的思路:这篇文章共七个部分,看看这七个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的?

     点关键: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两处需注意:

     一处: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 ?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讨论、点拨: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