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一年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
师:成长展示台已经布置好了,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展示台?
四个小组分别介绍,同学参观。
学生主要介绍他们组展示了谁的什么作品,学生的主要作品有:各种形体做的坦克;各种图形拼出的画;废旧物品做的保龄球、摇铃、气温图、画册、数学日记、折纸作品……
师:下面再给同学们一些自由参观的时间,如果刚才你有没看清、看全的地方,现在可以再去看一看。
学生自由参观。
师:通过参观成长展示台,你认为谁的作品最出色?
生:我认为××的慰问信写的不错,请他给大家读一读。
生:我认为×××的保龄球最有创意,请他讲一讲制作方法。
作品的作者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如图形画中用了多少种图形,每种各有多少个等等。
师:一年来,你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取得了进步,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为你们感到高兴,那你们想不想听听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你们的评价?
生:想。
师: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封爸爸妈妈写给你们的信。咱们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响起我们开始传花,鼓声停花传到谁那,谁就将信拆开念给大家听。
学生做游戏,念信。(游戏时学生兴趣浓厚。)
师:你们听到爸爸妈妈的评价了,下面我们来听听老师对你们的评价。
教师播放其他老师评价的录音,学生听后非常感兴趣。
师: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你们的期望,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四)课堂小结
师:一年级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马上要升入二年级,二年级我们怎样做会更好呢?这个问题做为课下的思考作业,下节课 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上二年级了,我要怎样做”。
〖教学反思〗
本主题活动由对比发现――回顾感知――整理制作――他人评价等环节贯穿而成。活动内容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整个活动的过程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开放的,教师的角色完全由“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愉悦的氛围中。他们不同方式的展示自我,教师此时适时总结,使学生较为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理解了长大的涵义。学生自己整理制作成长记录,布置、介绍、参观展示台,评价彼此的作品,这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同伴的进步,学会欣赏别人,祝贺别人的进步,共同分享长大的喜悦和快乐。家长的信、老师的录音融入了亲情,使学生受到激励,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填写“成长记录卡”这一活动,由于学生年龄小,受学习文字的限制,填写起来不方便且费时,不如改为用符号或图画来表示,这样会更加形象。
〖点评〗
点评一
这是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1.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年龄段学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通过测量等方式,运用对比等方法,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让学生通过测量、比较、表演、整理制作成长记录等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成长的快乐。
2.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回忆看到自己一年来在身体、生活习惯、学习、兴趣爱好、交朋友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话题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评价机制运用适度。
在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悟生命意义的时刻,家长、老师的亲切话语,无疑起到了激励、鞭策的作用。多元化的评价对教学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点评二
本活动目标制定得恰当、合理,切合了对本班学生的情况了解和分析。目标中“学习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进步”在活动中得到了实现。活动中,教师启发学生讲述自己的进步,并以经验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无疑唤起了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成长记录卡的填写引导学生全面地反思自己。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帮助学生从学习、身体变化、良好习惯养成等不同方面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