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中的道德3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
〖实施过程〗
(一)课前通过观察和调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验
1.实地调查。
组织学生与假日小队的伙伴一起到附近的大商场和大超市亲自观察,了解商家和顾客在买卖活动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进行必要的简单记录、拍照或录像。
30个学生正好分成5个假日小队(星星假日小队、米老鼠假日小队、快乐杯假日小队、红领巾假日小队、21世纪假日小队),每个队都有一名小队长。在调查之前,小队长先组织队员进行细致的分工。在调查过程中,一个人负责照相,一个人负责记录,有家长辅导员的小队可以准备一架DV,其余的人全部负责睁大眼睛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向记录员进行汇报。
调查之后小队长组织队员对观察记录的问题进行分类,哪些是商家和厂家的不道德行为,哪些是顾客的不道德行为,并且初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采访家人。
向亲戚朋友了解他们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商家不道德的经商行为。
每位学生回家后都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了解他们在购物过程中曾经发现过哪些买方和卖方的不道德行为,尤其是他们曾经受到这些不道德买卖行为伤害的事例,也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课上讨论和模仿,明确买卖中哪些言行是不道德的
1.自由发言汇报。
按照假日小队的分组,将实地观察的情况进行汇报,师生一起将这些汇报进行梳理,按照对卖方和买方的调查,将他们不道德的现象罗列出来,丰富学生的感知。
汇报中,学生叙说了在调查中发现的买卖双方的不道德行为。有的学生说:商场为了把已经过了保质期的火腿肠卖出去,减少损失,撕下原来打的日期标志再重新贴上一个新的,实际上这样的商品已经不应该再卖了。有的学生说,商场有时候对一些商品进行打折,买回家一看,原来这些商品都是已经到了或快到保质期的东西。有的学生说,调查中发现,原来卖70多元的雀巢咖啡,现在卖65元,可是商场却贴着8折的大牌子。有的学生说,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顾客在超市里购物,把已经选了却又不想要的商品随手乱放,给商场的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给要购买这些商品的顾客带来了不便。有的学生说,一些小朋友为了要小食品里的玩意儿,就偷偷地把商品打开,拿走玩意儿,把商品扔在一旁。有的学生说,有人在超市里选商品,把东西都翻得乱七八糟的,甚至掉到地上也不管。还有的学生说,有极个别的人竟然将小件商品放在自己兜里,图的是交款时少交钱,结果在出门时被保安发现,非常难堪。
不错哦 2.分组讨论。
在学生自由发言之后,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学生主要讨论商家和厂家的不道德行为,一组学生主要讨论顾客在购物中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这些顾客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讨论商家和厂家不道德行为的一组主要有下面的发言:
有的学生说,食品已经过期,就说明质量不行了,可能已经坏了,把这样的商品换个日期贴上卖给顾客,很有可能会让顾客吃坏肚子,甚至中毒,直接影响顾客的健康。有的学生说,已经到期或者马上就要到期的商品也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卖的时候应该向顾客进行说明,不能用打折等方法吸引顾客,这样顾客不知道,买了很多回家,再放置一段时间就更坏了,也容易吃坏身体。还有的学生说,商场打折就应该实实在在打折,不应该把原来的价钱提高再打折来欺骗顾客,如果顾客知道了以后就不会相信他们了。
讨论顾客在购买过程中不道德行为的一组有如下发言:
有的学生说,把已经选了又不要的商品到处乱放,既损坏了商场为顾客营造的良好购物环境,又使商场服务人员多干了很多工作,很辛苦。有的学生补充说:如果这件商品就这一件了,那么被这样的顾客乱放在别处,想买的人就很难找到,非常着急。有的学生说,小朋友把小食品里的玩意儿拿走,已经打开的食品就没有人再买了,不但给厂家和商家造成了损失,也使想买而买不到的顾客很不高兴。有的学生说,把小件商品放在自己兜里不交钱实际上就是一种偷窃行为,不仅给商场造成损失而且很丢人,完全可以被人家当作小偷送到派出所。还有的学生说,有人把商品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管就走了,既给商场的服务人员找了麻烦,也使别人再买的时候很难挑选到。如果顾客在买东西时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觉得很不好,心里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