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07-17 23:11: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9423次
摘要: 讲解 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说出这些数据。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 地球仪 学生观看自己的地球仪。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 ①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②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及时表扬、鼓励、随。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标签: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讲解 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说出这些数据。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 地球仪
学生观看自己的地球仪。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
①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②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及时表扬、鼓励、随时启发、纠正、解释。
讲述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③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④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很多方便,同学们一定想拥有自己的地球仪。下面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地球仪好吗?
引导学生参看教材第4页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理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通过制作起到了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习惯。
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讲解 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说出这些数据。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 地球仪
学生观看自己的地球仪。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
①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②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及时表扬、鼓励、随时启发、纠正、解释。
讲述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③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④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很多方便,同学们一定想拥有自己的地球仪。下面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地球仪好吗?
引导学生参看教材第4页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理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通过制作起到了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习惯。
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Tag: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