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教案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3、愚公移山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过程 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 态度 1.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2.正视成长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学习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2.“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希望同学们学完之后有深刻的启迪。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出示: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学生欣赏动漫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初步感知寓言内容。 学生交流相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教师的资料助读整理笔记。 速读,读准全文。 小组翻译,自行结合工具书解释难词、难句。 全班讨论释疑难词难句,互相更正、解答。 自由朗读理解课文翻译,查漏补缺。 由音乐、画面的切入,引起学生兴趣,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不积细流,不成江河,时时注意让学生于点滴的学习中完成文学常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运用已有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小组完成课文翻译,锻炼学生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四、研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