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人教必修2» 正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人教必修2

[11-08 03:38:42]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114
摘要: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人教必修2,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www.89xue.com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