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07-12 14:19:13]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809
摘要:C、①⑴⑷⑼⑽⑾②⑵⑻③⑶⑺④⑹D、①⑴⑷⑼⑽⑾②⑵⑸⑹⑺③⑶⑻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是:判断词。B、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C、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D、越国以鄙远鄙:边疆、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作边疆”。6、文中“许之”的主语是()A、郑伯B、烛之武C、秦伯D、佚之狐7、与“何罪之有”句式同类的一项是()A、令以责之里正B、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之C、古之人不余欺也D、求人可使报秦者8、下。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C、①⑴⑷⑼⑽⑾ ②⑵⑻   ③⑶⑺ ④⑹
D、①⑴⑷⑼⑽⑾ ②⑵⑸⑹⑺ ③⑶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是:判断词。
B、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
C、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D、越国以鄙远  鄙:边疆、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作边
疆”。
6、文中“许之”的主语是()
A、郑伯   B、烛之武   C、秦伯   D、佚之狐
7、与“何罪之有”句式同类的一项是()
A、令以责之里正    B、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之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
8、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    鄙远:鄙视边远地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
C、共其乏困     共:供应
D、若不阙秦     阙:缺少
9、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无能为也已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郑即知亡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
A、“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不同。
B、“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也相同。
C、“已”和“矣”不同,两个“焉”相同。
D、“已”和“矣”不同,两个“焉”也不同。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
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
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请客的主人  使者
1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九月甲午”“甲午”是以干支来纪日,干支纪日并不是每月
初一即“甲子”,故换算成公历日期很麻烦。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姓烛名武,“之”是介于
姓名之间的助词,又如“佚之狐”、“介之推”。
C、“是寡人之过也”“寡人”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辞,本义是“寡
德之人”。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仁”此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
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选出12~17题所示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1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因为郑伯对晋不友好,并且对楚国怀有二心而背叛了晋国。
B、因为郑伯对晋不友好,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与楚亲善。
C、因为郑伯在晋国时不礼貌,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与楚亲善。
D、因为郑伯在晋国时不礼貌,并且对楚国怀有二心而背叛了晋
国。
13、①敢以烦执事  ②唯君图之()
A、①哪敢用灭亡郑国的办法来劳驾您的臣下
②只有您能对付得了他
B、①哪敢用灭亡郑国的办法来劳驾您的臣下
②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C、①那就请您劳累(一番来把郑国灭亡)
②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D、①那就请您劳累(一番来把郑国灭亡)
②只有您能对付得了他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我未能在早前重用您,现在情势危急却来求您,是我的过错。
B、我未能在早前重用您,现在情势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
错。
C、我不在早前使用您,现在情势危急了却来求您,是我的过错。
D、我未能在早前使用您,现在情势危急了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
错。
15、邻之厚,君之薄也。()
A、邻国国势增强了,就显出您的国家力量薄弱了。
B、邻国国势增强,就等于您的国家力量削弱了。
C、邻国如果强盛了,就显出您的国家力量薄弱。
D、邻国如果强盛了,就等于您的国家力量削弱了。
16、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郑国来往运送行李,秦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