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方差的意义,掌握如何刻画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
2、 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并会初步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实践观察,掌握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和规律,形成解决问
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发展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离散程度,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有作用于实践,感知数学知识的抽象美,提高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方差的意义以及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方差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农科院为了选出适合某地种植的甜玉米种子,对甲、乙两个品种各用10块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
教科书前图中的表格.
问题
(1) 大家是否知道农科院选中时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2) 甜玉米的产量可以用什么量去描述?
(3) 如何考察一种甜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呢?
教师分步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阐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阐述自己的意见时,是否结合生活实际;
2、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会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