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案» 正文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案

[04-06 03:56:57]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757
摘要: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美。把性质的三种"语言"结合理解,会用性质解题,掌握推理的方法] 三、 例题教学 例1 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要把题目和图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不要看书,引导学生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在图上标出来。老师先分析一遍解题思路,要求会解的同学独立写出解题过程,差的同学跟着老师写。 解:在△ABC中,根据等边对等角 因为AB=AC 所以∠B=∠C 因为AD=BD 所以∠B=∠1 (。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案,标签: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美。把性质的三种"语言"结合理解,会用性质解题,掌握推理的方法]
    三、 例题教学
    例1 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要把题目和图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不要看书,引导学生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在图上标出来。老师先分析一遍解题思路,要求会解的同学独立写出解题过程,差的同学跟着老师写。
    解:在△ABC中,根据等边对等角
    因为AB=AC
    所以∠B=∠C
    因为AD=BD
    所以∠B=∠1
    (由已知∠B=∠C ∠B=∠1)
    所以∠C=∠1
    (还有其它角相等吗?∠3是谁的外角?)
    因为∠3是△ACD的外角
    所以∠3=∠2 +∠C
    而∠C=∠1
    所以∠3=∠2 +∠1=∠BAC
    [提醒学生是否找完所有相等的角,不能有遗漏从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要全、细致,来不得半点马虎]
    四、 课堂练习
    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则它的顶角是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腰长是4,则底边为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度,则它的底角是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一边长是8cm,则其它两边长为____
    第(1)(2)题提问答案,并要求学生讲出用哪个公式计算;第(3)(4)题提示两种情况讨论,会有两种答案,已知一边长,求另外两边时还要看三个数是否组成三角形来取舍


www.89xue.com     2、如图,△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点,求∠DBC的度数。
    3、课本第28页第3小题
    第2、3题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示,老师及时讲评
    五、 小结与巩固:
    (1) 会利用公式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角),求另外两边(角)的问题。
    (2) 探索并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3) "等边对等角"揭示了等腰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反之,"等角对等边"成立吗?请同学们研究。
    (4)  "三线合一"中这条特殊线段具有三种不同的"身份",知其中一种而得另外两种,同学们要灵活运用。
    六、作业
    课本第33页1、3、5题。
    [板书设计]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一课时)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填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例1 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腰长+底边
    内角和:顶角+2底角=1800
    附[练习设计]
    1、观察图中的等腰△ABC和等腰△DEF,在图中标出腰、底边、顶角、底角,写出下面公式:
    (1)等腰三角形周长=
    推出:底边=
    腰长=
    (2)等腰三角形内角和:
    推出:顶角=
    底角=
    2、等腰三角形性质
    (1)(抄写)
    (2)"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填表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