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影子一起玩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
生5:无论我怎么和影子一起玩,影子一直朝教学楼这一边。
生6:那是西边。
师:说得对,快看看,太阳在哪边?
生:东边。
师:是呀,太阳在东,影子就在西。
教师小结影子的基本特征。
(四)比较影子
请学生回到刚才画影子所站的地方,做出与刚才相同的姿势,观察影子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影子怎么不一样啦?
生2:影子变地方了。
师:影子跑到别的地方去玩了吗?
生:不是,是影子指着另一个地方了。
师:哦,是影子指的方向发生变化了,你会恰当地说出你看到的现象了,真不错。
生1:影子变短了。
生2:我的也是。
师:都变短了,那短了多少?怎么才能知道呢?
生:用尺子!
师:什么尺子?怎么用?
生:用很长的尺子,量一量两个影子的长度,一算就知道了。
师:瞧,老师这儿有个皮尺,可以用你们的办法来量一量,算一算。可是我没有这么多皮尺给大家,还有什么办法呢?
生:我们轮着用。
师:也是个主意。还有别的办法吗?想想你的手里还有什么工具?
生:学生尺。
师:学生尺,没有影子长,怎么用呀?
生1:我们可以用学生尺一点一点地量两个影子有多长,再来算一算。
生2:还可以先比一比,长影子比短影子长多少,再用学生尺量。
……
师:那好,先把你现在的影子画下来,再来量一量、算一算。
(五)总结延伸
感谢影子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欢乐。看来影子的作用还真不小呢。不过影子离不开谁呀?我们还可以和影子玩更多的游戏,比如手影戏。下课后都来试试吧!
〖教学反思〗
学生在和影子一起玩的游戏中,好玩的天性展露无遗,他们像小鹿一样奔跑,像小鸟一样翱翔,像蝴蝶一样起舞……“会玩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学生都在玩中有所收获,他们的发现多么可贵啊。在他们眼里,影子是他们相依相随的朋友,影子没有长眼睛鼻子……让学生“在玩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是教师努力想做到的,也为了这个目标,教师让学生回归游戏的乐园――操场,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和影子玩游戏。正是这种信任、鼓励,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轻松,探索的兴趣也渐长渐浓。但让教师感到有些遗憾的是,游戏过程中的探索活动开展得还不是很深入,学生在活动中新生成的对影子特点的认识还不够多,希望能在下一课时测量影子时有所补救。
不错哦
〖点评〗
点评一
1.活动的规则从儿童的游戏中来。这个活动在室外进行,教师考虑了学生的活动特点。通过“谁在调皮呀”,“要画老老实实的影子,可影子这么调皮,怎么画呀”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制定规则,并按现场制定的游戏规则去活动。
教师没有直接把规则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借助活动领会规则的意义,这样的规则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具有更强的主动性、更高的积极性。也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规则学习,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从“自然的人”走向“社会的人”。
2.“发现”在活动中悄悄进行。
《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管是创新还是实践,都需要学生拥有深度思维的能力,而这种深度思维的过程外显出来就是一种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该借助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引领着学生的思维从浅显走向深刻,这需要教师在活动或游戏中有“意”而为。
如教师的教学反思所言,学生都会玩,活动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会玩,而是借助学生的玩,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在本案例中,学生经过教师的提示,能对影子进行有意地注意,并发现相关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比较。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现、比较的能力悄悄生成。
3.研究方法的学习成为一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