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正文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07-17 23:32:54]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215
摘要:●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标签: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教学方法
    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
    学生:(猜测并假设)
    (1)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
    (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
    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教师: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
    学生:(动脑筋,提出实验办法及方案,对自己的感觉充满自信)用软尺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长度。如果吸气时长度变大,呼气时长度变小,就说明我们的感觉是对的。
    教师:好,同学们想的办法很好。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测量胸围来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课文中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要领)1.测量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2.软尺的位置要合适。3.软尺不要有折转。4.作好记录数据:尽力深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尽力深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5.测三次记录好数据并设计表格,算出平均值。
    学生:〔实验活动:根据实验要求每3~4人一组(男女分开)。测三次后将胸围差数据记录在各小组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各小组分别向老师汇报〕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上一篇:血液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