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 正文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

[07-17 23:33:01]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684
摘要: 学生观察后回答:“肋间外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缩小了。 演示膈运动的模型,说明模型中所代表的胸廓,气管,肺和膈肌。教师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然后,一手放开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舒张。提醒学生观察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 提问:当“膈&rd。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标签: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学生观察后回答:“肋间外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缩小了。
    演示膈运动的模型,说明模型中所代表的胸廓,气管,肺和膈肌。教师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然后,一手放开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舒张。提醒学生观察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
    提问:当“膈”运动时,“胸廓”的上下径和“肺”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后回答:当“膈肌”收缩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也扩大;当“膈肌”舒张时,“胸廓”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
    通过实验学生得出:①肋骨和膈运动的结果,使胸廓扩大或缩小。②肋骨和膈的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缩小,这时候胸廓缩小。
    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演示气筒给气球打气的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气筒相当于肺)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第二课时
    引言: 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进行交换才是呼吸的实质。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肺内气体发生的变化。
    探究: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教师演示喷洒香水的实验,引导学生领会气体交换的原理: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
    学生实验、观察:四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学生从图中分析出: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
    演示肺泡的结构,启发学生思考肺泡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特点。
    学生概括肺泡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