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正文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07-17 23:33:10]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172
摘要: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关爱盲人的情感。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标签: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关爱盲人的情感。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2)有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3.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教学难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尤其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
    三、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水彩笔、课本。
    教师:CAI课件、白纸、眼球模型。
    ★    教学中的各项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并及时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认真观看漫画和解说,受语言的感染,产生学习的欲望。
    1.PPT出示“真情告白”,吐露一位近视眼学生的苦恼与困惑。
    用生活中的事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情感,进入新课学习。
    1.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使本节课一开始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生物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自主学习
    理清脉络
    2.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按要求完成学生学习提纲上的有关问题。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归纳书上知识点,提出小组内提出的疑问,其余组进行补充。
    4.学生对照学习提纲上的问题,认真观看FLASH动画,了解基本知识。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
    [看一看]
    [填一填]
    [做一做]
    [议一议]
    巡视、指导,参与讨论,点拨引导。
    3.组织小组交流与评价,学生有困难的题目及时解答。
    4.PPT出示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有关问题。
    2.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培养合作精神,符合新课程的新理念。

[1] [2] [3]  下一页


Tag: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