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02-12 03:50:12]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962次
摘要: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www.89xue.com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www.89xue.com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gōng):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现。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4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由是感激(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若嗣子可辅( ) 4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简要回答下面问题。(2分) (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句子摘抄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请结合课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的事迹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称颂,例如杜甫《蜀相》中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探究(共4分) 44.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及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表达(35分) 45.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花儿低低的对看花的人说: 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 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 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这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6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20行。④其余不限。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淼 漾 邃 硕 2.A[B项“精采”应为“精彩”;C项“撕杀”应为厮杀;D项“宣嚣”应为“喧嚣”“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 3.B; 4.D[A项淹没陈述对象;B、使用“捉拿”“不太好”属于用词不当,“长时间”与“久久”意思重复;C项关联词语“要”和“才能”不搭配。] 5.D; 6.(1)shùn (2)声张宣扬出去 (3)停止在某一位置上 (4)示例:是流动的人生,流畅的线条跌宕回环 7.(1)山是眉峰聚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潮平两岸阔 (4)江枫渔火对愁眠 (5)送我上青云 (6)思而不学则殆 (7)天然去雕饰 (8)明月松间照 8.(1)关羽(关公、关云长)(2)《石头记》 贾宝玉 (3)剧作(戏剧) 莎士比亚 9.⑴一道高墙隔着的两棵树传递着风声,不,那不是风声,那是两棵树在低声倾诉。⑵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
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www.89xue.com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gōng):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现。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4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由是感激(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若嗣子可辅( ) 4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简要回答下面问题。(2分) (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句子摘抄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请结合课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的事迹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称颂,例如杜甫《蜀相》中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探究(共4分) 44.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及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表达(35分) 45.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花儿低低的对看花的人说: 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 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 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这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6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20行。④其余不限。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淼 漾 邃 硕 2.A[B项“精采”应为“精彩”;C项“撕杀”应为厮杀;D项“宣嚣”应为“喧嚣”“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 3.B; 4.D[A项淹没陈述对象;B、使用“捉拿”“不太好”属于用词不当,“长时间”与“久久”意思重复;C项关联词语“要”和“才能”不搭配。] 5.D; 6.(1)shùn (2)声张宣扬出去 (3)停止在某一位置上 (4)示例:是流动的人生,流畅的线条跌宕回环 7.(1)山是眉峰聚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潮平两岸阔 (4)江枫渔火对愁眠 (5)送我上青云 (6)思而不学则殆 (7)天然去雕饰 (8)明月松间照 8.(1)关羽(关公、关云长)(2)《石头记》 贾宝玉 (3)剧作(戏剧) 莎士比亚 9.⑴一道高墙隔着的两棵树传递着风声,不,那不是风声,那是两棵树在低声倾诉。⑵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