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变换2
[04-09 14:37:47]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931次
摘要: 三、随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五、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1.已知△ABC,过点A作直线L. 求作:△A′B′C′使它与△ABC关于L对称. 作法:(1)作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 (2)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3)点A在L上,故点A的对称点A′与A重合; (4)连结A′B′、B′C′、C′A′.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2.。
轴对称变换2,标签: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三、随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五、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1.已知△ABC,过点A作直线L.
求作:△A′B′C′使它与△ABC关于L对称.
作法:(1)作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
(2)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3)点A在L上,故点A的对称点A′与A重合;
(4)连结A′B′、B′C′、C′A′.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2.已知a⊥b,a、b相交于点O,点P为a、b外一点.
求作:点P关于a、b的对称点M、N,并证明OM=ON(不许用全等).
作法:(1)过点P作PC⊥a,并延长PC到M,使CM=PC.
(2)过点P作PD⊥b,并延长PD到N,使得DN=PD.
则点M、N就是点P关于a、b的对称点.
证明:∵点P与点M关于直线a对称,
∴直线a是线段PM的中垂线.
∴OP=OM.
同理可证:OP=ON.
∴OM=ON.
3.为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一块圆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三角形、矩形组成(三种几何图案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圆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请你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三、随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五、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1.已知△ABC,过点A作直线L.
求作:△A′B′C′使它与△ABC关于L对称.
作法:(1)作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
(2)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3)点A在L上,故点A的对称点A′与A重合;
(4)连结A′B′、B′C′、C′A′.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2.已知a⊥b,a、b相交于点O,点P为a、b外一点.
求作:点P关于a、b的对称点M、N,并证明OM=ON(不许用全等).
作法:(1)过点P作PC⊥a,并延长PC到M,使CM=PC.
(2)过点P作PD⊥b,并延长PD到N,使得DN=PD.
则点M、N就是点P关于a、b的对称点.
证明:∵点P与点M关于直线a对称,
∴直线a是线段PM的中垂线.
∴OP=OM.
同理可证:OP=ON.
∴OM=ON.
3.为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一块圆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三角形、矩形组成(三种几何图案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圆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请你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Tag: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轴对称变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