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正文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04-02 04:19:18]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700
摘要: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用列举法求概率” 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用列举法求概率。以两个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观察、分析、评价解题方法获得新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教材,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从中指导、总结,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思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突现应用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力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标签: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用列举法求概率” 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用列举法求概率。以两个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观察、分析、评价解题方法获得新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教材,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从中指导、总结,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思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突现应用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力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学习活动中,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表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兼顾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试验结果有无数个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
    通过探究体会在公式P(A)=m/n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
    掌握求等可能条件下的事件的概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述、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体会在实践中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探究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
    2.教学难点:分析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教学方法
    教师诱导---学生自学---小组互动---当堂检测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诱导法,结合演示、归纳、尝试等方法,组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提高教学效率,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件所需的多媒体设备、软件等。
    六、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回顾上节概率的求法。
    活动2  看试验,找特点,了解古典概型,初识概率的求法。
    活动3  探究在公式P(A)=m/n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
    活动4  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
    活动5  练习。
    活动6  小结与作业。
    1.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准备。
    2.使学生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古典概型的意义,能阐明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理由,为本节课探究用列举法求概率奠定基础。
    3.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其概率。
    4.通过对例1、例2的讨论探究,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
    5.通过练习,巩固用列举法求概率。
    6.回顾本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提高、提高、发展。
    2.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1] [2] [3] [4]  下一页


Tag: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