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
[投影]H2SO4+nH2O=H2SO4·nH2O(n=1、2、4等)
[追问]浓硫酸使胆矾失去结晶水,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回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板书]2.特性
(1)吸水性
[讲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表现为可直接与水分子结合,因此,实验室常用它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投影练习]因为浓硫酸难挥发,所以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其浓度、质量都不发生变化,对吗?
[回答]不对。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水分而使浓度变小,质量增大。
[演示]实验6—3,浓硫酸与纸屑、棉花、木条的作用。观察它们有何变化。
[提问并回答]纸屑、棉花、木条逐渐变黑,被腐蚀。
[追问]那黑色物质是什么?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讲解]黑色物质为炭,浓硫酸使它们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这是浓硫酸脱水性的体现。
[板书](2)脱水性
[讲解]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而使其炭化的性质。显然,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腐蚀性。使用时,要倍加小心,注意安全。
[设疑]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引导分析]
[投影小结]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作用形成稳定水合物的性质。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物(含C、H、O元素)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
[过渡]稀硫酸可将活泼金属(如Mg、Zn、Al等)氧化,浓硫酸是否可行?
[演示]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如图,反应之后,将试管里的混合液倒入盛少量水的小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
[提问]请描述实验现象。
[回答]未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当加热时,液体变黑,产生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并使石蕊溶液变红。小烧杯中的溶液呈蓝色。
[讨论]铜与浓硫酸反应需什么条件?据实验现象推测反应生成物,注意试管Ⅱ口部棉团的作用,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
[分析]加热条件下,铜可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是二氧化硫。反应后被稀释的液体呈蓝色,说明生成了CuSO4。由于SO2是有毒气体,所以少量尾气用浸有碱液的棉团处理,以防污染空气。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设疑](投影)上述反应中:
①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各是何物?
②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各为多少?
③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问并回答]Cu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CuSO4,浓H2SO4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SO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而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说明浓H2SO4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思考]上述反应中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什么原子引起?稀H2SO4是否具有氧化性?两者相比有何差别?可举例说明。
[分析]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S(最高价)引起。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现,而Cu+H2SO4(稀)不反应。可见,H+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弱且还原产物不同。
[引导]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后,而能被浓H2SO4氧化,那么在氢之前的金属是否更容易被其氧化呢?
[板书](3)强氧化性
①氧化大多数金属
[补充演示]铝和浓H2SO4的作用。设计如下:①将一根随时处理完氧化膜的铝条迅速置于盛饱和CuSO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