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繁盛一时的隋朝» 正文

繁盛一时的隋朝

[07-17 21:14: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397
摘要: 1.学生简答:581年,杨坚建立的。 2.学生详答:杨坚是北周外戚,夺权经过。 3.学生回答得十分详细:从杨坚的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开始…… 学生一定会照书简答:589年,隋军南下,灭了陈,统一了南北方。 学生看大屏幕,认真听。 学生讨论:1.可能会讲陈后主的故事,陈的腐败导致灭亡。2.可能会讲隋文帝励精图治的故事,国力强盛,灭了陈。3.学生可能会做小报,对比隋、陈情况。4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老师充分引导才能答出来。 学生认真听、思考。 课内资料:1.隋朝疆域图,厦门的孩子肯定会注意到台湾。2.隋朝经济繁荣的情况。。
繁盛一时的隋朝,标签: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1.学生简答:581年,杨坚建立的。
    2.学生详答:杨坚是北周外戚,夺权经过。
    3.学生回答得十分详细:从杨坚的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开始……
    学生一定会照书简答:589年,隋军南下,灭了陈,统一了南北方。
    学生看大屏幕,认真听。
    学生讨论:1.可能会讲陈后主的故事,陈的腐败导致灭亡。2.可能会讲隋文帝励精图治的故事,国力强盛,灭了陈。3.学生可能会做小报,对比隋、陈情况。4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老师充分引导才能答出来。
    学生认真听、思考。
    课内资料:1.隋朝疆域图,厦门的孩子肯定会注意到台湾。2.隋朝经济繁荣的情况。
    课外资料:1.陈后主简介2.隋文帝简介学生讨论,答出表现及原因。
    学生齐读表格,讨论得出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学生看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学生总结出历史知识要点,其中包括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学生肯定答“不对”。
    课内资料:1.大运河四渠的情况。2.想象图。
    课外资料:1.邗沟的知识点。2.广通渠的知识点等。
    学生讨论答:1.隋南北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2.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几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具备了经济实力。3.有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作基础。
    学生答:古代无飞机、火车等工具,用车、马、人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水运则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学生看图,小组讨论:1.现在的运河不经过洛阳。2.现在的运河北段淤塞,不通航。
    学生小组讨论,填图,教师指导。
    学生回答。
    板书员小结。
    学生特长小结,如英语、诗词等。
    学生认真听。
    学生再次摩拳擦掌。
    解除学生的紧张感,鼓舞学生的士气。        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讲明按朝代衔接历史,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增强历史感。
    唱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高昂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简单的设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表述的欲望。
    学生写板书,一是锻炼了学生的书法,二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线索的把握,三是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更好地驾驭课堂。
    说明学生预习不充分,知识面窄,教师要加大补充信息量;说明学生充分预习,表扬,加分。
    学生预习充分,应大力表扬鼓励,但要提醒简述。
    “分组学导”中,学生材料的开放性较强,教师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便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案。
    这一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学生一般一嫌麻烦,二不感兴趣。不会准备得太详细。教师要精心准备。
    学生一般会答到此程度,表扬。
    “分组学导”中的“导”简而精。
    用四张彩图表示了南北对峙和南北统一的情况,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
    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争答故事,教师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提醒简述,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原因,从而表明自己的历史观点。
    加分,如和前边内容重复,择一展示即可。
    “分组学导”中,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也需要精讲细讲。
    不设置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宝库豁然打开,在他们尽情倾倒的过程中,教师穿针引线,串起粒粒珍珠。
    及时将学生引回课题。提醒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对外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