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繁盛一时的隋朝» 正文

繁盛一时的隋朝

[07-17 21:14: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397
摘要: 师:好!这位同学介绍了关于大运河开通的重要知识点,得1分。这位同学说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凿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生:不对。 师:也不是完全不对,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目的和动机不是单一的,他有贪恋江都美景、搜刮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耀兵江南,攻打高丽的目的。但他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关于大运河的开通,同学们还有材料要补充吗? 生:我补充一幅隋朝大运河图,(指图讲)大运河北达涿郡,在今天的北京;南至余杭,在今天的浙江杭州;中心是洛阳,在今天的南洛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
繁盛一时的隋朝,标签: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师:好!这位同学介绍了关于大运河开通的重要知识点,得1分。这位同学说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凿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生:不对。
    师:也不是完全不对,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目的和动机不是单一的,他有贪恋江都美景、搜刮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耀兵江南,攻打高丽的目的。但他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关于大运河的开通,同学们还有材料要补充吗?
    生:我补充一幅隋朝大运河图,(指图讲)大运河北达涿郡,在今天的北京;南至余杭,在今天的浙江杭州;中心是洛阳,在今天的南洛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其中的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经吴国邗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竣的。另外,这儿还有一段广通渠,广通渠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位于渭水之南,是为解决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的问题而开挖的。
    师:说得非常棒。这位同学用一张小报就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大运河的知识,尤其是隋文帝时开凿的广通渠和春秋时开凿邗沟的情况,请得两分。老师借你的图用一下:同学们请看图,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运河,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这么一项伟大的工程。为什么能够在隋朝完成呢?
    (三位学生先后回答):隋朝南北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有旧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师:大运河开通后,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古人曾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下面老师又不明白了,为什么水运在古代那么重要呢?


不错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古代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动力小、速度慢、费用大。相对来说,水运则动力大、速度快、费用小,所以水运在古代很重要。)
    师:关于大运河,同学们还有补充材料吗?
    生:我补充现在大运河的情况,我这儿有一幅现在运河的示意图。
    师:这位同学搜集到了现在运河的示意图,得1分。那位同学,请把你的隋运河示意图借老师用用,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比较一下,古今运河有何不同?
    生:今天的运河北段泥土淤塞,不通航了;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
    师:你们谁知道,今天的运河为什么不经过洛阳了?
    生:课本第63页,有幅《元朝运河示意图》,元朝以大都为都城,隋朝时是以长安为都城的,元朝时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北移了。于是,元世祖便派人开了一条由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还在我们这位孙老师的家乡──山东开了一条会通河。对不对,孙老师?
    师:对对对,非常对,我们山东那段运河呀,是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
    生:老师,我想给大家出个谜语好吗?
    师:谜语?与大运河有关吗?
    生:有关。
    师:好,那你说吧。
    (生1出示谜语:一个中心两个点,经过五河分四段。运河浩荡过六省,一个数字掉里边。)
    生2:六?七?三?是三。
    生1:正确。
    师:设计谜面和猜对的同学每人都得1分。好了,本节内容我们学完了,请看老师的练习题:
    (教师出题,学生答)
    师:好,下面请板书员小结:
    (板书员念板书如下:)
    板书员:学完此课,我有所感想,现场作诗一首:
    隋朝盛世风采显,
    可怜昙花只一现。
    历史教训记在心,
    新世纪里谱新篇。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板书设计得好,诗也写得好,得两分。同学们,统一和分裂都是历史的主流,历史就在这合合分分、分分合合,盛而又衰、衰而又盛的过程中前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在这分合,盛衰中一步一步提高着,从而构成了给人以智慧和启迪的历史画卷。今天的获胜小组是第一组,同学们掌声祝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Tag: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对外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