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切和余切教案1» 正文

正切和余切教案1

[04-06 03:56:57]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658
摘要: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tgA、ctgA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A)中两边的比,了解tgA与ctgA成倒数关系,熟记30°、45°、60°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切(余切)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切(正切)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
正切和余切教案1,标签: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tgA、ctgA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A)中两边的比,了解tgA与ctgA成倒数关系,熟记30°、45°、60°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切(余切)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切(正切)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熟记特殊角的正切值和余切值.
    2.难点:了解正切和余切的概念.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什么是锐角∠A的正弦、余弦?(结合图6-8回答).
    2.填表
    3.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关系?
    4.当角度在0°~90°变化时,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变化规律?
    5.我们已经掌握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是指直角三角形中该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那么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如何呢?在锐角三角函数中,除正、余弦外,还有其它一些三角函数,本节课我们学习正切和余切.
    (二)整体感知.
    正切、余切的概念,也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或工作都十分重要.教材在继第一节正弦和余弦后,又以同样的顺序安排第二节正切余切.像这样把概念、计算和应用分成两块,每块自成一个整体小循环,第二循环又包含了第一循环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克服难点,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对比,便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引入正切、余切概念
    ①本节课我们研究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因此同学们首先应思考:当锐角固定时,两直角边的比值是否也固定?
    因为学生在研究过正弦、余弦概念之后,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口述证明,并进一步猜测"两直角边的比值一定是正切和余切."
    ②给出正切、余切概念如图6-10,在Rt△ABC中,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gA.
    并把∠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tgA,
    2.tgA与ctgA的关系
    tgA·ctgA=1)
    这个关系式既重要又易于掌握,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与tgA=ctg(90°-A)区别开.
    3.锐角三角函数
    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给出,使学生茅塞顿开,初步理解本节题目.
    问:锐角三角函数能否为负数?
    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
    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①教师出示幻灯片
    三角函数/0°/30°/45°/60°/90°
    请同学推算30°、45°、60°角的正切、余切值.(如图6-11)
    通过学生计算完成表格的过程,不仅复习巩固了正切、余切概念,而且使学生熟记特殊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0°,90°正切值与余切值可引导学生查"正切和余切表",学生完全能独立查出.
    5.根据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的关系,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发现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的关系.

[1] [2]  下一页


Tag: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正切和余切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