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教案» 正文

声现象复习教案

[07-17 19:18:12]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803
摘要:不错哦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 解析: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声音是通过管内空气到达耳朵;声音是通过AO经OC到达耳朵,所以∠AOB是入射角,由于耳朵与声源之间有一定角度且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它反射声音的能力差,吸收的能力强。 答案:(1)空气 (2)入射角 能 (3)强 点拨:此实验是通过联想和类比得出的。 考点应用 1、(08潍坊市)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现象复习教案,标签: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不错哦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
    解析: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声音是通过管内空气到达耳朵;声音是通过AO经OC到达耳朵,所以∠AOB是入射角,由于耳朵与声源之间有一定角度且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它反射声音的能力差,吸收的能力强。
    答案:(1)空气 (2)入射角   能  (3)强
    点拨:此实验是通过联想和类比得出的。
    考点应用
    1、(08潍坊市)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B
    点拨:这是一种转换法。
    2、(08扬州市)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振动  音调   空气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控制琴弦的长度,就改变了琴弦的发声频率,改变了音调;我们的耳朵与琴弦之间是空气,所以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
    3、(哈尔滨2008年)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
    答案:钢琴振动  空气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4、(07重庆市)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 传播到学生的耳朵.
    答案:振动  空气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考点2声音的特性
    考点归纳
    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至20000Hz。
    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强弱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特征。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体发出的声音, 根据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
    考点探究
    例3(08四川自贡市)06年"超女"全国决赛亚军谭维维,是一位爱自贡、爱家乡的优秀歌手,她的妈妈--富顺县永年小学的张老师每当从收音机中收听到谭维维演唱的歌曲时,根据歌声立刻就能判断出是女儿维维在演唱。张老师主要是根据下列什么来判断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歌词
    解析:由于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不同这指的就是音色。
    答案:音色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
    例4(08年湖北宜昌市)"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电功教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