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学设计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教学设计» 正文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教学设计

[07-17 23:45: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419
摘要: 4、系列稀释操作 5、涂布平板操作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教学设计,标签: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4、系列稀释操作 D:\My Documents\桌面\p19-系列稀释操作.jpg               5、涂布平板操作 D:\My Documents\桌面\图片3.jpg               5、涂布平板操作 1、学生结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让学生从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这一角度理解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中的成分。     2、学生听教师讲解演示,并注意观察其中的操作步骤。     3、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a、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b、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c、倒平板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d、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 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通过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结果与评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二生物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