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正文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07-31 03:44:28]   来源:http://www.89xue.com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509
摘要:www.89xue.com第四步反思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平常解决问题时,只要求结果正确、合理就算这个问题解决完了。其实,教学还没有结束,因为教材中所安排的这些实际问题不仅是要解决,更是为以后学习更多、更复杂的问题积累经验。因此,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怎样反思呢?①要围绕刚才的解题过程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说说你从情境中找到了哪些条件;说说抓住情境中的哪些信息确定先算什么的;说说对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是怎样想的等等。②把反思和交流结合起来。通过交流,学生间相互了解、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就像这道例题有两种方法解答,这两种方法不应是教师教给学生的。学生独立解答时,可能只会想到一种方法,通过交流。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第四步反思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平常解决问题时,只要求结果正确、合理就算这个问题解决完了。其实,教学还没有结束,因为教材中所安排的这些实际问题不仅是要解决,更是为以后学习更多、更复杂的问题积累经验。因此,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怎样反思呢?①要围绕刚才的解题过程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说说你从情境中找到了哪些条件;说说抓住情境中的哪些信息确定先算什么的;说说对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是怎样想的等等。②把反思和交流结合起来。通过交流,学生间相互了解、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就像这道例题有两种方法解答,这两种方法不应是教师教给学生的。学生独立解答时,可能只会想到一种方法,通过交流就可以看到另一种方法,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
4.隔位退的退位减法,突出计算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探讨突破难点的方法,直观展示隔位退的思考过程。隔位退是退位减法中最难的一种情况,所以教材在学生熟练地计算较简单的退位减的基础上,单独设计例题进行教学。我们来看P67的例题,例题引入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申奥成功以及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出示我国参加2000年奥运会的男女运动员的人数:男运动员有108名,女运动员有202名,提问:你能提出几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这样问指向比较明确,学生马上就想到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列出算式202-108后,是不是教师直接教怎么算了呢?不是,应该让学生尝试计算,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要解决的新问题。学生在计算中碰到了问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是0,怎么办?学生有的能继续做下去,有的就顿在那儿做不下去了。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教师注意巡视,启发他们用计数器拨一拨,当十位上没有时,再只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就变成10粒珠子,然后继续退位再减。学生尝试做完了以后,就要进行讲评。这时的讲评要注意直观与抽象相结合,把计数器的拨珠过程让学生一一反馈出来,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算理。在竖式的书写格式上要提醒学生注意点上退位点,而且要注意点退位点的次序,有些学生的退位点是乱点的。202-108退位点点的时候应该是十位、百位连着点的,而一些学生不是这样的(举例),虽然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但可以看出他对算理还比较模糊,以后数位一多就更容易出错,所以在列竖式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计数器的操作过程,每一个退位点都要让学生理解得清清楚楚的,什么时候点,点在哪一位上都要让学生理解得透彻,这是在一节课内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如果老师自己没有把握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没有讲清楚要点,一节课下来,学生肯定学得不到位、不扎实,练习反馈肯定是错误百出,然后再去花时间重新教,结果,越教学生越糊涂。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第一印象最为重要,如果一开始没学好,以后再去补,再去教是相当吃力的,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所以老师们在备课时,特别是新授课,都必须认真对待,备完了,有把握了,再去上,没有把握干脆先别上,可以往后拖一拖,花点时间,自己去琢磨琢磨,等到有把握了再上。下面我们来看试一试,试一试的被减数是1000,学生可以尝试计算,算完后交流一下计算过程,重点说说是怎么退位的,各个数位上的数有什么变化,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的数分别变成了几。并联系例题说说隔位退的减法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隔位退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材是以计数器拨珠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当然,在教学中,老师们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的方法,比如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演戏形式,1000减537,可以叫四个同学分别扮演1000当中的四个数,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举例),还可以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记忆:0上有点就是9,学生往往把这个0看成10,怎么办呢?那就只要看它头上有没有戴帽子(退位点)如果看到有点,就记住是9。
教学这道例题,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那就是验算,一定要重视隔位退这种题目的验算,除了检验结果有没有算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验算过程中体会做减法时隔位退的1,在加法验算时是怎样一位一位地进上去的,也就是体会进位与退位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统计教案设计